2015金属大利好年!3C行业最受益!行业机遇:国内品牌大规模导入金属机壳。智能机多核大屏化已接近极限,必须谋求外观差异化,以目前能见度判断,2017年之前的iPhone都会保留金属元素。预计2017年全球智能终端金属件市场183亿美元,复合增速20%,华为、小米、OPPO,ViVO都有望在2015年大规模启动金属机壳,使得国内金属机壳的渗透率从2014年5-10%,提升到15-20%,达到1亿部水准,按照标准产能测算,需要15000台新增CNC产能。决定CNC加工行业供需和订单分配不能看总量,而要看关键工序的产能,目前是严重不足的。我们行业调研了解到,已有大陆厂商不接1800元以下手机金属机壳的订单。
需求端的变化带来两大利好:客户分散化,增收又增利。1)不用依赖订单极不稳定的三星,国内品牌众多(中华酷联米,OPPO,ViVo),金属机壳供应商可规避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2)2014年金属机壳行业开工率高,但盈利不足,表面是良率问题,本质是单款手机出货量不足,导致经验曲线爬不上去。按照行业经验,2000元档次的智能手机的保本点在100万部以上,以华为、小米为代表,其明星机型2015年均有实力达到1000万级的累计出货量,将成为供应商必争之地,国内大品牌的前三名供应商有望“增收又增利”。
低成本工艺支持金属外观渗透率突破30%:金属外观渗透率要突破30%,必须下探到1000-1500元市场,此类机种一般无法承受100元以上的金属外壳成本;现有成本结构中,CNC加工占大头,且按机时计价,成本相对刚性,要降低成本,必须大幅减少CNC的用量;目前的替代方案中,有潜力的新方案是压铸+少量CNC+阳极氧化(表面处理),能够将成本降到100元以下,且保留了金属质感。以前压铸金属材料无法过阳极,近期已有韩国和华东地区企业在材料和工艺上取得突破,消费者对于金属的偏好会倒逼厂商研发低成本方案。
本文由广州铸造展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