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暴雨肆意狂袭深圳机场,但这并没有浇灭南航机务人坚守飞机安全的赤心热血,反而犹如火上浇油般地助燃了南航机务人勇往直前的热情。2015年5月底,南航深圳飞机维修厂修理车间团队经过精心准备和出色的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地完成了飞机后机身蒙皮铆钉更换工作,为南航深圳飞机维修厂在铆钉热处理方面工作再创先河。
由于接近该蒙皮位置狭窄,需要拆污水罐。同时不得不提出来的是铆钉热处理需要大概三个半小时,而且在铆钉热处理完成后必须得在半个小时以内完成施铆工作。为减少飞机停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经过多方面的精心准备,修理车间工段长刘威克一早便在航线二车间拆污水罐时开始安排人员准备好航材和工具。同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准备铆钉热处理工作。在拆卸污水罐工作结束之时,铆钉热处理工作也接近尾声。这时,修理车间的工作者在现场再次清点相关工具和航材以及再次查看工卡后开始拆铆工作。当然,接下来最扣人心弦的一步是如何在铆钉完成热处理后短短半个小时以内完成施铆工作。从铆钉热处理相关单位到飞机停机位正常需要大约二十分钟,为了预留更多施工时间,修理车间经过多次预演总结后减少至大约十五分钟。当铆钉被送至飞机停机位时,施铆工作者早已手握工具待命。虽然是需要在机舱内外合作完成,但是工作者运用熟练的施铆交流沟通语,只听三秒钟“砰砰砰”的打铆声。舱内施铆的工段长刘威克用顶铁敲打两声回应宣布墩头形成正常,施铆工作完成。这一击即中,似乎释放了内心承载的无限能量!
一颗铆钉安装,只需要三秒钟的铆钉墩头形成,却需要五个小时的准备工作以及多天的学习和演练,最终顺利完成。每一个步骤的环环相扣,每一个行动的紧密连接。这完美的紧密配合和优秀的团队协作都离不开这个团队对APS的充分理解和贯彻落实。南航机务团队不会为自我的一次突破而感到骄傲,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他们能够优秀地实行APS,一次又一次地保障了安全和效益。
在近几年南航深圳飞机维修厂飞机结构修理的工作中,修理车间屡次被称为“敢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第一团队”,这点可从南航深圳飞机维修厂结构修理工作的每一个全新突破案例中看到。当然,这不仅仅因为敢于往前一步的勇气,更是因为这个团队对南航机务系统提出APS方针的认真学习和高度执行。深圳飞机维修厂今年明确了关于蒙皮热处理铆钉方面工作能力必须大幅度强化和提高的要求,而技术经验需要实际修理工作中才能提高。飞机维修厂通过积极协调各方面工作,多次安排修理车间技术骨干到广州加强热处理铆钉方面技术和实践学习,多次组织人员评估研究该工作方案并准备相关工具耗材,使得修理车间具备了开展该项工作的资质和能力。
文章由铸造展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