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09/24

34

一体化压铸车身到底是不是汽车制造黑科技呢?_fdasia压铸展

曾几何时,当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快充技术时,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个噱头,没啥实际用处。但一旦体验过快充带来的便捷,就会发现再也回不去了。如今,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采用 “一体化压铸车身” 技术,这已然成为汽车制造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不过,很多人对这项技术还比较陌生,甚至觉得它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项技术的优势十分显著,在购车时绝对不容忽视。

一、一体化压铸车身概述

简单来说,一体化压铸车身,就是运用超大吨位的压铸机,将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的过程,它对压力、速度、温度以及时间等工艺因素的精准统一性要求极高。打个比方,以前搭建汽车车身,就像搭积木,需要把几十甚至上百个小块零件一点点拼接起来;而现在有了一体化压铸技术,就相当于直接把这些小积木组合成了几个大部件,甚至一个整体,直接搭建即可,大大简化了流程。因此,一体化压铸车身具有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铸件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好、机械强度大、节约原材料等优点。

这项技术最早由特斯拉提出并应用。2020年,特斯拉宣称使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制造 Model Y 的车身后底板。后底板成型过程中仅需将铝水注入模具一体化压铸,可减少70余个焊接件,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后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特斯拉工厂更进一步,将车身前部、后部采用一体压铸成型,共减少了近 170个独立组件。不仅如此,特斯拉还计划将前车架和座舱、地板和电池壳也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如果此计划实现,可以代替原本 370 多个零部件的冲压焊接,使整车减重 10%,续驶里程提高14%,这一举措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震动。

二、汽车企业青睐一体化压铸车身的原因

(一)降本增效,车企的 “梦中情技”

一体化压铸技术之所以能成为车企的心头好,首要原因就在于它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汽车车身制造,需要经过冲压、焊接等多个复杂工序,涉及大量的零部件,这不仅需要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出现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减少零件数量和生产工序,让一切变得简单高效。还是以特斯拉 Model Y为例,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后,原本需要70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后底板,如今只需1 - 2个大型铸件,制造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大幅缩短至2分钟,制造成本更是降低了40%。这不仅减少了生产线上的设备投入,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车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价格优势。

(二)车身减重,续航 “小妙招”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一体化压铸技术,恰好能在这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使用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以及减少零部件数量,一体化压铸车身能够实现车身的轻量化。研究表明,汽车整车重量每下降10%,燃油效率可提高6% - 8%,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能耗和更长的续驶里程。此外,车身重量的减轻,还能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让驾驶变得更加灵活、轻松。

(三)结构升级,安全 “更上一层楼”

在汽车安全性能方面,一体化压铸技术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由于一体化压铸车身是一次性整体成型,减少了大量的焊接点和拼接缝隙,使得车身的刚性和整体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当车辆遭遇碰撞时,一体化压铸车身能够更好地分散冲击力,减少车身的形变,从而为车内人员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空间。据相关测试显示,采用一体化压铸车身的车辆,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传统焊接车架的车辆,能够有效降低车内人员在事故中的受伤风险。

(四)精度飞升,品质 “稳如泰山”

一体化压铸技术还能显著提高汽车的制造精度和品质一致性。在传统的车身制造过程中,由于涉及众多零部件的装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装配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影响整车的性能和品质。而一体化压铸技术采用整体成型的方式,减少了装配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装配误差,提高了车身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这不仅能提升整车的品质和稳定性,还能减少因装配问题导致的质量隐患,让消费者买到更放心的汽车。

三、一体化压铸车身的不足之处

然而,一体化压铸车身并非十全十美,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它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

(一)前期投入,“亿” 点都不便宜

一体化压铸技术虽然在后期能为车企带来成本优势,但前期的投入堪称巨大。首先,设备采购成本高昂,一台重型压铸机的采购价往往过亿,相比之下,传统冲压机仅需千万元。除了压铸机,模具开发成本也不容小觑,一体化压铸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难度大,价格通常在每套1000万元左右,并且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只有8万多次,而传统冲压模具的寿命可达50万次。不仅如此,一体化压铸通常使用铝合金材料,相比传统的钢材,铝材的成本更高,这进一步增加了前期的材料成本投入。如此高额的前期投入,对于许多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资金实力较弱的车企,可能会望而却步。

(二)后期维修,钱包 “瑟瑟发抖”

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而一旦采用一体化压铸车身的车辆发生碰撞,维修成本往往会让车主和保险公司 “肉疼”。由于一体化压铸车身是将多个零部件集成在一起,一旦某个部位受损,很难像传统车身那样进行局部修复,很多时候都需要整体或局部更换。例如,特斯拉 Model Y曾有车主在倒车时撞到墙角,导致车辆后车身受损,维修费用竟高达11万元,几乎相当于车价的三分之一。此外,目前大多数售后网点对于一体化压铸车身的修复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这也导致维修难度和成本进一步增加。如此高昂的维修成本,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也让保险公司对这类车型的保险定价更为谨慎,可能会导致保费上涨,进一步加重消费者的负担。

(三)技术门槛,有点 “高不可攀”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工艺设计极为复杂,涉及到材料科学、机械工程、模具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协同合作。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精度、稳定性以及各种参数的控制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且,要掌握这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研发,从模具的设计、调试,到压铸过程中的参数优化,再到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改进,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良品率的提升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对于一些技术储备不足、研发能力有限的车企来说,想要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实现一体化压铸车身的量产,并非易事。

一体化压铸车身技术既有着诸多显著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但车企和相关从业者需要在充分认识到其优势的同时,积极应对和解决存在的不足,才能真正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推动汽车行业的持续进步。


来源:fdasia压铸展


2026年广州国际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展览会即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会更多资讯及申请展位,详情请点击: 2026年广州国际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展览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领先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国际贸易平台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邮箱:

商务电话:

(86) 20 3825 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