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8年8月的福建省捷龙模具压铸有限公司,经营至今已经有17年的时间,其位于福鼎市铁塘工业园区(占地6000㎡),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其员工规模有100余人,2004年的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003万元,年生产总值达到4885万元,年税收212万元。核心业务有高精度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

【图文无关】
这家公司在面对压铸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所造成内卷,以及价格战严重,企业利润被挤压。采用的依然是经验式管理模式,数据统计通过员工填写报表、记录日常生产数量、停机时长、产品报废数量等基础信息,通过统计人员进行汇总,实现车间报表的建立和应用。非常不及时、不高效、不准确。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迫切需要搭建智慧压铸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架构和技术底座:物联网(IoT)+边缘计算+云计算+AI算法,实时生成TOP问题清单,指标目视化、数据报表化,驱动PDCA闭环改善。
还需要基于设备振动/温度数据预测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进行预测性维护。也要使得能耗、碳排放、质量数据全流程可视可观。企业通过建设智慧压铸数字化管理平台来解决问题。
工厂数字化转型怎么逐步推进?
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
明确目标: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
制定规划:制定详细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包括实施步骤、时间表、责任分工和预算等。
推进基础设施升级
网络建设: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设备升级:对现有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入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的联网和数据采集。
实施数字化技术应用
工业物联网(IIoT):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系统和人的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人工智能(AI):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优化业务流程
流程再造:根据数字化需求,优化和再造业务流程,提高流程的效率和透明度。
系统集成:实现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
培养数字化人才
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人才引进:引进具有数字化背景的专业人才,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推进数据治理
数据标准化:制定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实施试点项目
选择试点:选择部分生产线或业务环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试点,积累经验。
评估效果:对试点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持续改进
反馈机制: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优化调整: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和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措施。
加强组织保障
领导支持:确保企业领导层对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
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2026年广州国际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展览会即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会更多资讯及申请展位,详情请点击: 2026年广州国际铸造、压铸及锻压工业展览会
|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